MBTI做为人格测验准确率比较高的工具分享
最新MBTI资讯作为一种人格测验工具,MBTI具备天然的流行基础。一方面,其采用分类的方法,很好地满足了大脑对于有序信息的需求,符合人的类别化认知加工天性,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。另一方面,MBTI测试是一个没有人会受伤的积极测试。人们不喜欢被定义仅限于被定义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,MBTI将描述重点放在每个性格的闪光点,回避了负面的信息并提供了一些积极引导。
总体来看,简单的二分类使得每个维度的描述都较为粗糙,而人们容易对模糊的描述产生认同,积极正面的东西也更容易被人接受。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和波丽安娜效应。
从一开始就以实践为导向,注重在人群中反复试验和进行自圆其说的理论构建,使得MBTI自诞生起就带有民间科学的色彩。加之两位创始人都是非心理学专业出身,MBTI在心理学界并没有站稳脚跟。作为一种广泛流传的“人格测验”,其在“人格”和“测验”两个层面都饱受争议。在人格层面,心理学家质疑其将本身连续的人格强制两级分类,将发展的人格稳定标签化。在测验层面,MBTI被认为测量学质量表现不佳,同一个人反复测量会有不同结果,并且很难测出真实人格,即信度和效度较差。
尽管如此,我们不能否认,相对于星座、生肖等不可更改的“出厂设置”,MBTI是一种通过测验描述性格偏好的工具。MBTI的流行让心理学走下学术殿堂,进入大众视野,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探索自我的工具,引发了一股自我认识热潮。